鉬礦選礦工藝技術有了新突破
鉬礦的選礦方法主要是浮選法,回收的鉬礦物是輝鉬礦。有時為了提高鉬精礦質量、去除雜質、將鉬精礦再進行化學選礦外理。
輝鉬礦晶體呈六方層狀或板狀結構,由沿層間范氏健的S-Mo-S結構和層內極性共價鍵S-Mo形成的。層與層間的結合力很弱,而層內的共價鍵結合力甚強。所以輝鉬礦極易沿結構層間解裂呈片狀或板狀產出,這是輝銅礦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實踐證明:雷蒙機廠家在合適的磨礦細度下,輝鉬礦晶體解離發生在S-Mo-S層間,親水的S-Mo面占很小比例。但過磨時,S-Mo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雖然此時加入一定量極性捕收劑如黃藥類,有利于輝鉬礦的回收,但過磨產生的新礦泥影響浮選效果。因此對輝鉬礦的選別要避免和防止過磨,在生產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礦和多段選別流程,逐步達到單體解離,確保鉬精礦的高回收率。
鉬礦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閉路流程,破碎最終產品粒度為12~15毫米。磨礦通常用球磨機或棒磨-球磨流程。浮選采用優先浮選法。粗選產出鉬粗精礦,粗掃選尾礦回收伴生礦物或丟棄。鉬粗精礦采用兩、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選獲得最終鉬精礦。鉬礦的浮選藥劑以非極性油類作捕收劑,選銅礦設備同時添加起泡劑。美國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劑辛太克斯(Syntex)作油類乳化劑。根據礦石性質,用石灰作調整劑,水玻璃作脈石抑制劑,有時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屬礦物。為保證鉬精礦質量,對鉬精礦中所含的銅、鉛、鐵等重金屬礦物和氧化鈣以及炭質礦物需進一步進行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