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動機械配置型式及結構特征分析
所謂落地式配置,即它的傾動機構除末級大齒輪外,其余皆安裝在地基上,由安裝在耳軸的大齒輪同安裝在地基上的小齒輪相嚙合。這種型式結構簡單,早期爐子容量不大情況下較多采用。隨著爐子容量的增大,轉爐冶煉的強化,這種結構已不能適應生產發展的要求。主要問題是當托圈或耳軸發生翹曲變形時末級齒輪副的正常嚙合被破壞,往往造成輪齒嚴重磨損或折斷以及傳動裝置的其它事故。為了改善上述情況,將末級大齒輪也安裝在地基上,通過萬向接軸或齒聯軸器與耳軸相聯接。這種配置型式改善了早期落地式,因此提高了運轉安全性。我國某廠70 年代所建成的150t 轉爐亦采用了這種結構,這種配置雖然有所改進,但仍存在著傾動機械龐大、嚙合點數受到限制等問題,特別對事故狀態下的應付能力較差,到70 年代初,由于新式配置的出現,這種落地式很少再有采用。
所謂半懸掛,是把末級齒輪副通過減速器箱體懸掛在轉爐耳軸上,而其余部分仍安裝在地基上,中間用萬向接軸或齒聯軸器相聯接。圖 是我國50t 轉爐所采用的半懸掛配置的傾動機械。半懸掛式結構上的新問題是,懸掛在耳軸上的減速器必須設置抗扭轉裝置(稱抗扭器)來承受懸掛箱體的翻轉力矩(抗扭器將在本章第四部分討論)。這種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落地式的缺點, 如末級齒輪副嚙合不良得到很好解決, 但正如落地式所存在的嚙合點數過少, 河南洗砂機緩沖動載荷性能較差以及最大安全運轉性能等問題仍未很好解決, 因此這種結構型式在國外六十年代曾被采用過, 以后很快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