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連鑄技術一路上的演變歷程
連鑄技術從50 年代用于工業生產以來, 發展了很多種機型。圖中是立式連鑄機, 它是最早用于工業生產的機型。隨著鑄坯斷面的增大與所需鑄坯定尺長度的加長, 設備高度必須相應地加高, 為了降低設備高度, 發展了立彎式連鑄機。在此基礎上, 演變出帶直線段的弧形連鑄機。為了進一步降低設備高度, 發展了弧形連鑄機。圖 是水平式連鑄機, 它是高度最小的機型。
影響傾動力矩曲線的因素主要有爐型的變化和耳軸的位置。轉爐在冶煉過程中, 由于爐襯被浸蝕,但爐墻的浸蝕比爐底大得多, 老爐重心下降。由于老爐鐵水裝入量增加,因此老爐合成力矩要大于新爐。但由于冶煉的強化, 在爐役后期, 爐口結渣量增大, 空爐重心上移, 有可能出現老爐的傾動力矩小于新爐的數值, 甚至出現全負力矩的情況。因此在繪制傾動力矩曲線時, 對爐口結渣要特別給予注意。耳軸位置在縱向的變化, 對傾動力矩有強烈地影響, 隨著耳軸位置的上移, 傾動力矩的波峰值和波谷值都上移, 波峰值要增大, 而波谷值可能由負值變為正值。當耳軸位置下降時與上述相反。
處于發展階段的連鑄機型, 還有輪式連鑄機及薄板坯連鑄機等。如果按所鑄坯型來加以區分, 則可分為板坯、 大方坯及小方坯連鑄機。雷蒙磨廠家在習慣所稱的方坯連鑄機中,也包括矩形坯、工字坯及圓坯在內。如果按一個機組(即共用一個盛鋼桶的幾臺連鑄機)所澆鑄坯流數來區分,則可分為單流、雙流及多流連鑄機。用于工業生產的小方坯連鑄機最多到8 流。如果在一臺連鑄機上,既能澆鑄板坯,又能澆鑄幾流大方坯,則稱為組合澆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