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與含鐵硅酸鹽分離的基礎理論研究
脈石為含鐵硅酸鹽的細粒嵌布赤(磁)鐵礦、菱鐵礦、褐鐵礦、鮞狀礦等復雜難處理鐵礦石選礦技術近年得到長足發展。如長沙礦冶研究院對陜西大西溝和新疆切勒克其的菱鐵礦、褐鐵礦采用“全粒級回轉窯焙燒一弱磁一反浮選”流程,基本解決了焙燒設備爐內結圈、微細粒鐵礦反浮選(- 43 udm粒級大于98%)等技術難題,對陜西大西溝礦,在原礦品位25%的情況下,工業試驗取得了鐵精礦品位64%,回收率72%的良好指標。另外,長沙礦冶研究院針對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含鐵硅酸鹽的細粒嵌布赤(磁)鐵礦、菱鐵礦、褐鐵礦、鮞狀礦等復雜難處理中礦,水泥回轉窯研究開發了閃速磁化焙燒技術,可在十幾秒時間內完成用其他方法需幾十分鐘才能完成的還原反應,節能1/3以上;重慶大學對威遠菱鐵礦進行了研究,采用“破碎一水洗或篩分選礦一燒結”流程,可以經濟合理地利用該資源;昆明理工大學對四川某鮞狀赤鐵礦石進行了多方案選冶試驗,采用新工藝,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分別可達到55. 620-/0和44. 51%,每噸精礦的成本僅為30~ 45元;黑龍江科技學院對菱鐵礦的綜合利用進行了研究,通過分析菱鐵礦高溫氧化分解過程可知,菱鐵礦在高溫氧化分解過程中會發生分解,放出CO:,同時產生Fe,0。,V-Fe々O,和a-Fe:0。。其中Fe,0。、y-Fe:0,具有良好的磁性。此外,這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又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因而從菱鐵礦熱分解的產物看,除了作為傳統的冶煉鋼鐵原料外,還具有其他的極大的應用價值,如用作磁粉原料、磁性日用陶瓷的主要原料及磁性肥料和顏料工業的原料。
同時,東北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開展了對鐵與含鐵硅酸鹽分離的基礎理論研究。研究發現,水玻璃經H2S04、A12( SO。),、Fe( N03)3活化以后,鄭州市紅星機械廠在赤鐵礦的浮選中對含鐵硅酸鹽脈石礦物具有良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所制得的聚合硅酸膠體溶液中荷正電的組分由于靜電作用而選擇性吸附在荷負電的硅酸鹽礦物表面,從而導致輝石、閃石等含鐵硅酸鹽礦物的浮選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