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金融危機、房產調控影響,家居行業普遍進入低潮,但是其中墻紙行業每年卻保有20——40%的強勁增長勢頭,消費者對墻紙的需求也在不斷攀升,中國墻紙進入高速發展期。但是,在中國墻紙發展歷程上,經歷高速發展這并不是第一次,可以說墻紙在中國30多年的發展并不成功,甚至可謂幾經起伏,高潮時國內墻紙企業超過200家,低谷時僅剩10幾家。中國壁紙協會楊冀理事長形容為“三起三落”。究竟一波三折原因何在?制約墻紙行業發展的問題是否已經得到解決?
行業解析:中國墻紙發展30年"三起三落"原因何在?
從1978年中國第一卷墻紙面市到如今已經有33年的歷史 ,從最早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生產壁紙,真正發展是80年代開始,大概是1985、1993、1998年分別有回落,90年代低迷期是比較長。整個恢復是在2000年開始。“回顧整個中國壁紙發展的一個曲線圖,差不多1993年開始往下的一個坡度比較大,持續的時間也很長。”瑞寶壁紙市場部總監王茂樂表示。但是仔細分當前市場情況,業內人士表示10%的市場份額,工裝可以占大部分,民用普及率不足1%——33年后,墻紙的在內墻裝飾中的市場份額仍然極為有限。
那么到底墻紙在中國沒有得到應有發展的原因在哪里?任長青指出原因之一是“前幾年受到工藝產品受到制約”,造成發黃、翹邊等等問題,可以說這是影響墻紙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穆雷拉帝思總經理吳凱指出:“現在制約我們行業的發展的仍然是來自于人才問題、來自于工藝設備的問題、來自于原材料的問題,三大方面的問題現在都存在。”歸根結底更多原因來自行業內部,而非產品本身。
消費者認知不足 固有成見導致消費群體狹窄
瑞寶王茂樂指出:目前許多消費者對壁紙的理解往往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概念,那個時候主要是塑料壁紙,大家都認為塑料壁紙不環保,還有大量類似翹邊、發黃等應用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外因。
墻紙行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對墻紙消費市場進行培育非常重要。要讓消費者了解,中國目前的新一代壁紙,跟原來八九十年代的國產塑料壁紙或者進口的劣質淘汰產品相比,已經是完全不同。無論從原材料還是生產工藝、鋪裝工藝,現在的墻紙都已經和10年、20年前有了長足性發展與大幅提高,從當前的生產水平來看,墻紙的環保性完全可以與涂料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茂樂表示,“我們目前來講,整個所有的壁紙的從業者都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市場培育。有兩大重要的渠道,一個是通過我們的銷售終端,通過我們把這個信息傳達到我們所有的專賣店的終端,傳遞到我們的每一個店員,通過他們直接向我們的消費者去進行一些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王茂樂表示“另外就是通過媒體,尤其是通過像搜房這樣的網絡媒體,來把這個消費傳遞給消費者,消除消費者在這方面的一種顧慮。”
----中國墻布網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