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明和機械市場部經理譚偉全
《墻紙世界》:譚經理,您好。據了解,新明和是國內較早涉足壁紙設備生產的,您首先介紹一下企業的發展歷程。 譚經理:新明和是全國最早生產壁紙設備的企業之一,從2003年開始做壁紙的整套設備,而在更早之前,我們在為一些廠家做配套的壁紙設備。2007年開始,我們的設備達到相對成熟和完善的階段。從2009年開始,我們把產品推向一個更高的等級,在全面性上更接近外國的先進水平,目前,我們已經實現這個目標。設備做到穩定、高效的同時,還做到功能的全面性,在一臺設備上盡量顧及各類主流產品生產。 《墻紙世界》:說到功能全能性,我看新明和本次展出的也是全能型的機械,您介紹一下這臺機械的特點和優勢。 譚經理:今天展出的是我們最新的設備的其中一個核心部件,這個單機就是凹印跟網印的混合體,我們稱之為“印刷站”,這個站集合了凹印跟網印兩個市場上最主流的產品生產工藝。那么,我們的機械不只是簡單地達到這個工藝,而且能保證產品生產的穩定性、功能的多樣性、操作的簡易性,從而使得操作人員可以省下更多的精力放在壁紙產品的創新與改良上,因為這臺機械無論是凹印還是網印,都是全伺服電子軸傳動,也就是全部自動化,縱向對版、橫向對版都是電腦自動控制,而且,在半分鐘內就可以實現精準套版。 從2009年到2011年,壁紙生產廠家猛增,對設備操作人員的需求突飛猛進,但是熟練工、操作師傅等人才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所以客戶廠方對我們設備提供商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設備要生產出好的產品,而且要在操作簡易性、可延續性、電腦自動化方面做得更加全面。我們這款機器現在就可以做到這點,工廠的人員只要經過我們短暫而有針對性的培訓,操作人員只需掌握設備的一些基本操作功能,其他全部交給電腦自動化處理。 《墻紙世界》:您剛才說到全能型的機械已經接近國際水平,但實際上還只是接近,并沒有達到,那么這種差距在哪里? 譚經理:國內的生產設備,以我們新明和為例,跟荷蘭的斯托克和英國的艾默生相比,在系統的穩定性上還是有一定差距,打個比方,他們的機器在運行后不需工人在操作上作太多的調整與維護,而且生產出的產品很穩定,而我們的機械,在更換一種產品后,還是需用人工去修改一些參數的。另一個差距就是產品的材質,這個不是因為我們的機械生產不出來,而是我們國內整個環境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而高效的零部件供應鏈,這么大型的一臺機械,內部的很多零部件還是依賴其它單位配合生產提供的,這些供應商的生產水平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最終產品的質量。但是,我們也是一直不斷去尋找更好的供應商,例如選擇一些進口優質品牌的零部件從而盡量在這塊縮小差距。 《墻紙世界》:那么新明和在技術研發和創新上有哪些舉措? 譚經理:在這塊,我們投入是很大的,一些技術都是有專利申請的,比如說同步套壓技術,國內最早是我們研發出來的。我們整個自動化電氣控制系統全部是獨立自主設計研發出來的,沒有依賴第三方的支持,所以我們在自動化電氣這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也是做得很到位的。那么,今后了在技術研發上,我們肯定還會加大力度。 《墻紙世界》:壁紙廠家的大量增加給了我們設備廠家更大的市場空間,那么新明和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場? 譚經理:其實我們作為供應商,我們也看到這幾年壁紙廠家增加了很多,但是因為壁紙產量的增長和市場需求不太匹配,所以壁紙廠家這塊也是比較混亂;另一方面,這幾年出現的新設備比較多,除了我們新明和的設備,其他廠家的設備也比較多。壁紙廠家他們很多做的產品都是重復的或者類似的,對競爭沒有多大的好處,能做出自己特色產品的很少,可以說只有那么二三十家。現在我們國內的壁紙使用率還是很低的,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所以壁紙廠家先要做好產品質量,做出自己產品的特色是最重要的。 《墻紙世界》:目前壁紙主流的生產工藝是什么?新明和未來主攻的方向是什么? 譚經理:壁紙的種類其實分很多類,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一種是凹印的PVC產品,還有一種網印的高發泡產品,現在這兩種產品的工藝我們公司已經做得非常成熟了。但是,我們還有一些新的研發方向,比如說壁布生產工藝,這塊我們已經投入很大的人力、財力去進行研發,現在也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成果,但還有待完善。壁布比壁紙更加耐用,一些高檔的場所現在用的是壁布而不是壁紙,在公共場所的運用,壁布消防的作用也更好,因為里面可以添加阻燃劑等。目前國內壁布做得好的廠家只有寥寥數家,我們覺得壁布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在這塊會加大研發力度。 另外,壁紙也是可以用很多種材料來做的,比如棉、麻等天然環保材料,那么我們的壁紙生產設備也會往這塊進行多樣性發展。 《墻紙世界》:由此看來,你們對設備的研發考慮得非常周全,新明和未來有怎樣的市場目標? 譚經理:我們關鍵還是把目光放在技術的改進、市場需求的挖掘上,去踏踏實實地做好產品。那么我們新明和下一步的目標不單是國內市場,我們已經規劃了拓展國外市場的目標。
|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