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京將試點家具“以舊換新”的消息刺激,周一家具板塊集體飆升,申萬家具行業整體上漲2.71%,美克股份大漲5.64%。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政策在具體執行上存在難度,但政府刺激消費的決心已經彰顯。
“家具以舊換新由原先零散的企業行為轉為政府的政策鼓勵,有望進一步刺激居民消費熱情。”申銀萬國家用輕工行業分析師周海晨分析,家具以舊換新經歷自下而上的嘗試,目前政策推廣上雖尚存操作難度,但體現了政府刺激家具消費的意愿。而根據家電政策從北京示范到全國推廣的成功先例,這項政策對于處于寒冬的家具企業近于雪中送炭。
實際上,家具以舊換新做法是由企業率先提出,目的是促銷,實現消費者與商家的雙贏。按照現行部分賣場的做法,購買新家具的消費者均可將同品類舊家具交回給賣場回收處理,無論原價和新舊程度,都將按新家具成交額的5%折價抵扣。
“去年北京的GDP增長排名倒數,原因可能是北京的經濟從投資向服務、消費轉型;現在推出家具以舊換新,實際上是刺激消費,這符合北京本身經濟轉型的需要。”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周旭接受《大眾證券報》采訪時表示,這種政策方式,以后包括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省市有可能會采用,因為中西部目前仍是投資拉動,東部地區會以消費為突破口,來推動經濟轉型。“如果效果比較好,地方政府也可能會實施其他品種的以舊換新。”
不過,家具以舊換新的操作難度較大,它不同于家電可以提用部分零部件和金屬物,前者回收處理更復雜,而且家具中除優質實木外,普通板材的回收利用價值不高,此外,家具的標準化程度低,優惠范圍難以界定。“該政策具體細節仍有待落實,關鍵是看補貼是由政府還是企業支付,這將對企業受益有明顯差別,需要密切跟蹤。”國泰君安行業分析師王峰分析。
家具健康新標準
由全國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家具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用氣候艙》、《家具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測定》等三項國家標準審定會在上海召開,對家具有害物質限量作出明確規定,家具健康將有了更新的標準,也讓家居安全更有保證。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新國標更科學、更嚴謹、檢測內容更多樣,對消費者的保障也更全面。
檢測方法致維權難
在檢測方法上,中國與美國也存在很大差別,我國對家具產品的檢測沿用“干燥器法”,美國則采用“環境試驗倉法”,兩者的區別在于,美式方法在不破壞家具產品整體的情況下,把家具放在環境倉里收集氣體,檢測過程并不破壞家具的結構,最大的優點在于檢測過程是模擬家具的使用環境,與現實情況較為吻合;而干燥器法是把家具切割成小塊進行檢測,屬于破壞性測試,不僅破壞了家具,還與家具使用的現實情況存在差別。
檢測方法的不同,讓消費者在維權時多有不便。媒體報道,去年5月有關家具不環保的一宗投訴,反映了舊標準下消費者的無奈。當事人郭先生檢測空房間時,室內空氣質量達標,放入家具后再檢測,室內空氣質量則不達標。他向家具經銷商反映情況,對方表示家具全部達標,若郭先生認為不達標,可將家具送至相關部門,按照現行的國標進行破壞性檢測,若確實不達標,經銷商愿承擔相應責任,反之則由郭先生承擔。
此說讓郭先生很躊躇,根據專家的解釋,他購買的家具有可能達到國標,因為按比例取樣檢測,但是木材的使用量過大,有害物質的疊加導致了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因而破壞性檢測的結果不一定對他有利,郭先生要承擔家具被破壞了但卻討不到賠償的風險。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