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面對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市場逐漸皮軟的嚴峻形勢,國內最大的紡織產業基地--紹興,采取抱團“取暖”調整市場等措施,積極應對嚴峻的金融危機。
9月29日,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由于缺乏資金被迫停產,這個國內著名紡織品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的停產,讓紹興上百家紡織企業進入了恐慌,在這種情況下,穩定軍心,恢復信心是保住企業的關健。紹興市政府立即臺了一系列應急措施,并幫助企業進行重組。10月中旬,浙江兩家企業分別注資9億元和6億元重組華聯三鑫。目前,注資方已派工作組參與華聯三鑫的經營管理,并決定近日恢復正常生產。
抱團“取暖”,保住了多米諾骨牌第一張牌不倒下,企業的“軍心”得到了穩定,紹興市又做出“早應對,早調整”的決定,把紡織品出口市場從歐美轉向亞非,他們在非洲設立了兩個紡織工業園,為紹興紡織企業抱團式、產業鏈式“走出去”提供平臺,現在全市已有70多家企業,到巴西、泰國、迪拜等國開辟中檔紡織品市場。浙江天龍數碼印染有限公司,更是瞄準了越南紡織品進口的政策優惠,投資8000萬美元在越南辦廠。
在開辟國外新市場的同時,紹興有30%的紡織出口企業把目光放到了國內。
紹興鳳儀集團與香港莎鯊國際集團聯手開發國內家紡市場,把出口產品常用的提花、繡花技術改為活性印染技術,降低了產品成本,“親民”產品一出爐,一下引來了眾多青睞者,僅9月份的國內經銷商加盟店就由原來的5家增加到20多家。(CCTV)(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