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下的家居業趨勢大猜想
2011年國務院出臺新國八條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家具行業泱及池魚。那么,上半年家居行業成績如何?樓市調控對家居行業的影響是否已經顯現?對于接下來的家居市場業內又是如何看待?
系列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焦點,業界看法主要集中在兩個派別:悲觀派認為:市調控引發裝修淡季,家具市場下半年不樂觀,而樂天派的想法則截然想法,他們認為樓市調控致房價下跌,家居業或將迎迎來一個"利好"拐點;
悲觀派:市調控引發裝修淡季家具市場下半年不樂觀
經過記者調查獲悉,有超9成的商家表示樓市調控對家居行業的影響已經顯現,家居市場下滑大約在30%左右,有部分老總感嘆比預想的要嚴重;對于上半年家居市場的走勢,大部分商家描述為"先揚后抑",以4月為節點,節前呈現一片繁盛局面,節后開始逐步走低;至于"五一黃金周",也有近6成的商家表示沒有達到預想效果,并且較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滑。
基于上半年市場的表現,對于下半年市場走勢,很多老總都表示不容樂觀。藍景麗家總經理尹勃告訴記者,"不是那么好過,大家需要努力",預計銷量能與同期持平或略有下降。尹勃分析到,國八條、京十五條對家居行業的影響具有一個滯后性,到下半年就會有明顯顯現,到時候市場總量將有一些下降。
在今朝裝飾副總裁汪曉兵看來,從長遠來預測家居市場發展空間還是很大,但如果局限于今年之內,并不看好市場走勢。汪曉兵分析到,樓市對家居的影響已經很明顯了,企業需要調整結構以應對市場的改變。
家具木材價格上漲的"蝴蝶效應"嚴重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和購買欲,直接影響了家具企業的經濟效益。
樂天派:市調控致房價下跌家居業或迎"利好"拐點
面對系列調控的家居市場,也不乏樂觀者。亞光亞總裁王可表示,下半年事業單位的福利房、經濟適用房、兩限房都將集體上市,到時候將迎來巨大家裝需求,企業需積極開辟新的渠道以提升業績。持同樣觀點的還有紅星美凱龍京滬·西南大區總經理助理侯杰,侯杰表示加大營銷方面的投入,淡季中也會出現旺市的狀態。
樓市正在醞釀"拐點"。記者了解到,多數城市成交量在"限購令"出臺后均出現明顯的下滑,部分重點城市同比下跌近40%,在成交量大幅縮水的同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開始出現松動、調整跡象。接受采訪的專家認為,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趨緊,樓市將加速迎來"拐點"。
伴隨著"新國八條"政策出臺,上海、重慶開征房產稅,各地方版樓市調控細則陸續著地,"限購令"、"地方房價控制目標"成為2011年一季度樓市的主題詞。截至3月末,限購范圍擴大至全國40多個城市,并有608個城市公布了2011年"房價調控目標"。
鑒于此不少專家以及網友都對此發表了意見,他們樂觀地認為:房子價格下降,整個樓市應該會回暖,對家居行業絕對是個好消息!樓市限購,雖階段性地性抑制了一部分剛性需求,市場可能暫時不穩定,但整個行業依然看好,尤其在一線城市,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只是暫時受到了壓抑。隨著房地產行業走向健康穩定的軌道之后,剛性需求還會釋放出來,尤其中國人傳統觀念中,擁有沒房購房、小房換大房的思想,并且80后漸漸成為行業的主力,需求決定市場,所以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因而家居市場潛力也還是很大的。
保障房市場帶來家具業低迷中回暖的希望
中國正在進行的保障房建設將為家具行業帶來巨大商機,在全國今年1000萬套、未來三年36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的大政策下,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家居行業的重新布局成為必然。與商品房不一樣,作為政府為中低收入階層提供便利的保障房更多的是針對市場中的剛性需求和首次置業者,而這也正是家居行業消費的主要群體。應該說,保障房的大規模建設和入住,必然掀起一股家具的購買熱潮。人們總是喜歡煥然一新的感覺――住進新房,只要條件允許,都愿意購買新的家具,營造一個新的氛圍。對于即將出現的這種家具購買熱潮,家居企業更應該制定相應的生產、銷售計劃,用更多實惠、高性價比的產品打動消費者,為他們帶去更加美好的家居生活環境。
中國家具協會原秘書長曹贏超說:"五年內要建3600萬套保障房,按每套購買家具1萬元計算,就能產生3600億元的市場。這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很多入住保障房的家庭在家具方面的支出可能在2至3萬元之間。"
曹贏超還說,住建部、國家質檢總局、家具行業協會都會相繼出臺針對保障房家具的標準,對企業提出強制性的要求,保證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企業按照標準去做,方向明確,轉型路線也更簡潔。實際上,部分家具企業和投資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圍繞保障房發展布局,在北京通州國際新城,一座規劃面積達260萬平米的大型家具賣場已經建成,規劃吸引上千家家具企業入駐,保障房家庭將是這座"城里城外創業廣場"的重要市場。
家具行業業內人士預計保障房建設將加速行業內的優勝劣汰。曹贏超說:"保障房對產品的要求更加規范、標準化、模塊化,更適合批量規模生產,將會催生一批大型現代化家具企業;質量差、規模小的小作坊,如果不能轉型升級,將會被市場淘汰。"
家具企業上市夢想依然熱切計劃緊鑼密鼓
2011上半年國內大批家具企業紛紛將密謀已久的上市計劃公開提上日程,并加快了上市步伐,家居建材業大腕急切地向資本市場靠攏。目前,在家居建材業的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建材超市、家具和衛浴行業三大板塊,紛紛實行股份制改造,各家正在醞釀著龐大的上市計劃,尋求上市融資。
目前,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同福易家麗、月星家居等龍頭企業,已分別啟動資本運作計劃,上市日期雖然有待時日,但開始進入倒計時已無懸念。在上述這些龍頭企業中,紅星美凱龍擁有外資背景,資金運作和擴張能力業內首屈一指;其他幾位大腕居然之家、同福易家麗、月星家居業在內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樣響當當,但以自有資金為主。
一時間,家具企業的上市之路似乎繁花似錦。繁花盛放的上市景象,讓人想起了去年10月的達芬奇家具上市輔導公告。將行業拖入深重危機的達芬奇家具傳奇,如今顯然已成諷刺。而對火熱的上市潮,家具人在多一份沉醉的同時,是否應該留一半清醒呢?行業人士和金融專家表示,對家具企業來說,當前上市時機是否成熟值得深思。面對股市低迷的行情與股民投資全線收縮的現狀,資本運營經驗尚淺的家具企業此時入市真能如愿融資嗎相信很多家具人心里都沒有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資本市場里如果稍不小心就可能萬劫不復。
但對于家具企業上市一事也有不同觀點,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李繼祥就認為:十多年來,中國家具產值增長達到15%,遠遠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一大批家具企業已經處于做大做強的關鍵階段。再靠以前這種自身積累、滾動式發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資金需求,因此需要通過上市方式來進行徹底解決,上市也是解決家具企業面臨難題的首選之策。具體說來,上市可募集企業發展所需資金;上市可實施股權激勵;上市可提升公司品牌;上市可實現公司規范發展。
----中國墻布網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