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要盯牢色差
和瓷磚一樣,不同批次的墻紙也有色差。這是很多參加團購的消費者必須要注意的問題。
一位經營墻紙店的經理解釋,因為即使色彩圖案相同,如果不是同一批生產的產品,顏色也會有一些偏差,購買時一般難以察覺,往往要到貼上墻后才發現。團購墻紙的消費者光顧著砍價了,往往在收貨的時候忽略了這個問題,等到想退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維權辦法:
1.團購之前先了解退貨事宜并約定要買同一批次的產品。
2.最好拿著團購價直接到商鋪去買墻紙。
包工包料要警惕高價輔料和人工費
家中的墻紙是網友gracia裝修后的一大遺憾,讓他遺憾的倒不是墻紙本身,而是墻紙商家提供的所謂包工包料服務。他興沖沖地參加了一款墻紙特價活動,價格比較實惠,但輔料(膠水)費和人工費卻被商家狠狠地宰了一刀,兩卷墻紙光是膠水就花了200元,遠遠高于普通市場價。等到他明白過來的時候,錢已經付出去了。
你會發現,墻紙施工收費時按照業主購買的墻紙量算人工費用,而不是按照實際施工量來算。如果消費者多買了墻紙,雖然整卷的墻紙可以退回,但是人工費有些是不退的。還有商家假借進口墻紙施工工藝更高的理由,要求消費者付出多一倍施工費。如國產墻紙施工費為每平方米6元,而進口墻紙施工費為每平方米 14元。至于兩種墻紙為何會有如此懸殊的施工費,銷售人員表示不清楚,只說是店里的規定。
【注意】全英文包裝未必是進口產品
很多消費者都有一個消費誤區,以為進口的墻紙一定比國產的好,哪怕是進口墻紙價格貴上好幾倍也照樣樂意購買。
如果你也是這種盲目信任進口品牌的消費者,那么你要當心了。有些小廠家就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墻紙的包裝全部使用英文,讓消費者誤以為這些都是進口墻紙,從而提高價格。記者在一家墻紙店發現了一種全英文包裝的墻紙。盡管銷售人員一再聲明是進口產品,但記者并沒有看到關于產地的任何說明,不過這種墻紙的價格也就要比一般墻紙高出很多,每平方米160元左右(相當于高端進口墻紙的價格)。“把這些國產墻紙轉換包裝后,即便是按照正宗進口墻紙的最低價購買,還是高出其本身的價值的。”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以次充好的做法是消費者最容易吃虧的地方。
維權辦法:
辨別是否為進口墻紙最簡便的辦法是向商家索要近期的報關單、廠家授權書等證件,再復雜一點的辦法是查看墻紙的條形碼,不同產地的條形碼數字是不一樣的。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