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皮爾波瀾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正在為新公司的開張忙碌。“皮爾波瀾”原來主要經營精紡男裝面料,隨著公司業務面的越來越廣,他在原來個體戶的基礎上,開設了貿易公司,而近期又將增設女裝面料公司。像“皮爾波瀾”這樣,輕紡中國輕紡城的個體經營戶轉型開公司,且公司越開越多,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也使輕紡城公司數與日俱增。從中國輕紡城建管委了解到,到今年1月底,中國輕紡城市場注冊經營戶和貿易公司共有22108家,比去年同期新增2420家。其中貿易公司522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302家。
中國輕紡城建管委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新公司的不斷增加,既是布商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與政府積極引導密不可分。公司化經營打破了個體經營的某些局限性,面向更大的市場,所以越來越多的經營戶要求改變原來傳統的經營模式。近年來,紹興縣委縣政府從多個層面加以引導,一方面引導商戶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另一方面從政策上激勵商戶設立新公司,引導外來商戶到紡城設立公司。
市場里經營,寫字樓里辦公、展示并開展外貿,是不少中國紡城經營戶的經營模式。布商張關金,在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區設有兩個門市部,分別經營不同產品,主要以內銷為主;同時又在國際貿易區設立貿易公司,從事外貿活動。而布商馬國水在傳統市場區經營有“駿宇紡織”、“國遂紡織”等多個門面。近年來,他接連又在國際貿易區開設多家公司,有的從事貿易,有的科技創新,把每個公司都做強做精,在為自身搭建起完整產業鏈的同時,還對外提供相關的服務。
從中國輕紡城建管委2012年經濟工作會議獲悉,今年中國輕紡城將通過實施電子商務、資產整合、配套建設、柯橋紡博會、招商隆市、國際拓展、管理創新、服務提升等8個方面舉措,進一步推動輕紡城商戶持續穩定增長,計劃新增經營戶1000家以上,貿易公司新增500家。
浙紡院成為中小企業共同的科研中心
2月1日,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引進的“海外英才”胡金蓮被授予“縣長獎”。胡金蓮是香港理工大學教授,作為紹興縣引進的省“千人計劃”的海外英才,落戶浙紡院后主要開展以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為前提的織物形狀記憶后整理技術研究。前不久,由胡金蓮研制的整理劑開始試應用,并制成溫敏性記憶材料,吸引了無錫企業求購。據了解,這種溫敏性記憶材料不但綠色環保,而且可以根據不同溫度塑形,產業化前景廣闊。
紹興縣是紡織大縣,但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缺乏獨立科研能力,并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浙紡院正好充當了最新產業技術與企業實際生產之間的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以上難題。
“大多數紡織企業不太可能組建專業的科研團隊,而高等院校和專家的科研成果則需要產業化。我們浙紡院通過引進人才,組建科研團隊,正好滿足雙方需求,引領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浙紡院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目前浙紡院的科研服務已覆蓋了紹興五分之四的紡織企業,極大地促進了紡織企業的發展。以材料檢測為例,在浙紡院的專業檢測中心檢測,企業只需要花幾十元就可以當天獲得一塊面料的所有專業檢測數據。而在數碼印花中心,專業的數碼印花可以大大縮短紡織產品的打樣周期,一天完成工廠需耗時一周的工作。
前不久,浙紡院家居產品研發中心研發的一款“生命之光”新型功能性面料,這種面料在前道生產中加入天然礦物原料,使其具有保持體內生理平衡、補充人體量子能和調節免疫力等特點。前來問訊的中小企業絡繹不絕。浙紡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浙紡院已與2000多家中小企業建立了長期的聯系和合作關系,產學研一體已得到充分實踐,今年,將繼續大力引進更多的高層次設計人才,培育紡織創意產業,全面開展新材料研發,推動其產業化、規模化。
紹興紡企開工趕訂單
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一卷卷人造棉布徐徐地從印花機最后一道滾筒上“吐出”。近日,位于錢清的永通印花有限公司250多名新老職工全面復工,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
永通印花公司是今年紹興縣印染企業年后復工較早的企業之一,但總經理章建木和職工們紛紛認為開工晚了。“我們正月初八就來報到了,但因蒸汽供應問題,足足推遲了2天才上班。”車間主任包建興介紹:“已經有不少客戶來催著要求發貨了,今天還有柯橋門市部老板直接來等貨了。”
由于生產任務緊,永通印花公司200余名外來職工留守在紹興過年。“企業生意好,我們職工干活也有勁道。”印花工王敬柱今年沒回山東老家,一家人留在錢清過年。據了解,去年年底和永通印花公司續簽合同的205名職工目前全部到崗,還新增了近50名職工。
值得一提的是,1月31日上午,章建木和上海絲綢有限公司簽訂了5200萬米的大訂單,占到了公司年產量的一半以上。章建木表示,客戶要求公司2月份和3月份提供75個柜、約1250萬米布,現在公司最重要任務是招兵買馬,保證設備產能最大化。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