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墻紙行業的上一輪爆發式增長期出現在07年到13年,自14年后逐漸式微,而這一時期的墻布也正是從起步到不斷壯大的過程。但是,對比墻紙行業從起步、發展到成熟的漫長歷程,作為同類行業的墻布發展勢頭則更為迅猛。整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借鑒了相關家居產品行業中的成熟經驗,從倉儲、服務、運營、渠道建設、品牌運作等方面,墻布行業已然走在了壁紙行業之前,或者說這一系列運作的在時間跨度上要遠遠低于壁紙行業。自07年起步以來,不到1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但本應該是一個快速、健康、發展的行業,何以顯露出隱憂呢?
行業門檻過低,魚龍混雜
員工變身競爭對手,或者說是攪局者在這個行業里屢見不鮮,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擴張。行業在起步之初,很多曾經的合作伙伴或是壁紙行業的代理商成為繼生產企業之后第一波進入行業的貿易商,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依賴著這些人與生產企業一起將整個行業做強做大,也使墻布這一新產品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消費教育的階段;但隨著行業整體規模的逐漸擴張,尋覓到商機的便來自各行各業,半成品加工商有之,貿易商有之,電商有之,甚至多年混跡于行業的業務人員亦有之,隨之而來的便是整個行業亂象百出。低價、劣質、無服務等產品大行其道,為整個行業在發展高峰期埋下隱患。
渠道短視經營,飲鴆止渴
墻布行業在渠道建設之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功避開了壁紙行業在渠道建設過程中存在著的撒網式的渠道亂象,專賣專營等方式早已成為墻布行業內資深品牌的品牌發展共識,并且也在這一共識下嚴格把控渠道、優化渠道,完善產品、品牌、服務的同步升級,以期在市場中樹立行業標桿。然而,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攪局者混入市場,以低價這一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打亂市場,而渠道總是在價格面前放下矜持,致使目前品牌企業產品渠道下沉受阻,而渠道商坐擁幾十個企業的版本也并未在收益上有所體現,反而落入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境地。
產品同質嚴重,無差異化
在產品層面上,花型的保護越來越無序,市場產品花型抄襲現象普遍存在,而通過代理組本而因此泛濫的花型也比比皆是。在工藝上從最初的提花、印花到如今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的繡花,也因受制于紡織工藝而不再有創新;基材部分的處理也大同小異,在產品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境地時,價格競爭這一立竿見影但同時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被優先擺到了桌面上,而為提升品牌附加值、產品附加值的品牌建設與服務建設則因周期過長,而被忽視,最終導致了目前市場無序競爭的亂局。
所以,筆者認為,目前的墻布行業就是一個“王者未出,農藥先行”時代,一方面,預估大概在5-6家墻布企業在爭奪行業第一集團軍的席位而使出各種方式,無論在品牌投入、渠道建設以及服務提升等方面都是多管齊下;而另一方面,部分中游企業則充當著墻頭草的角色,一邊跟著低端企業打低價策略,一邊還跟著第一集團軍搖旗吶喊,落入尷尬境地;而低端企業作為行業的“農藥”和攪局者則一門心思以低價沖擊市場,同時也沖擊著行業其他企業的底限和堅守。而這個底限需要共同去維護和堅守,在這一輪又一輪的沖擊中沉淀下來的也必將是行業的“王者”。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