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墻布行業發展搭上了轉型變革的末班車,在解決墻紙基本痛點的基礎上快速成長。墻面市場份額,逐步替代墻紙,從小眾向大眾進發。從北京、上海兩場墻紙展展館現場分布來看,墻紙參展企業由原來的上百家到如今的十數家,從中便也能端詳行業發展一二。
墻布行業的發展速度,與其內部發展亂象形成正比。很多業內有識之士,從墻布行業前后的發展來觀察,也不難瞧出,墻布行業在解決墻紙行業痛點的同時,也深染墻紙多年的頑疾和亂象,即同質化和價格戰在業內肆意橫行。
入局門檻過低,導致牛鬼蛇神作亂
在小編日常的企業走訪中,有些許高管向小編吐槽行業入局門檻過低,導致了行業亂象的迭生。門檻低到何種程度?據說你只要懷揣三五十萬的啟動資金,組建三五個人的銷售團隊,尋找一個穩定的合作工廠進行組本貼牌,對外便也是一個墻布品牌。由于入局門檻過低,這也導致了許多墻布老板每天都提心吊膽,尤其是依靠組本貼牌的老板更是驚心,組本渠道稍有不慎被自己的業務員摸清,隨時都有可能脫離單干。而所謂的一二線墻布品牌同樣面臨如此風險,渠道命脈一旦集中掌握到某個下屬手中,那么老板便是一個光桿司機,稍有不爽便給你來一個釜底抽薪。
各家所言及的工藝和花型,也并無秘密可言,一個工廠代理十數甚至是數十個業內所謂知名品牌墻布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而所謂首次公開,其實在業內圈子可能早已傳開。業內曾有句戲言,墻布社交在工廠,而這個工廠指的就是代工廠。在這個工廠里面,你可以找到市面上幾乎所有墻布品牌單季熱賣產品。和一位組本貼牌商聊天時,其有言道,你的產品在市面上不被仿造,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仿的工藝成本高,第二是你的產品不夠暢銷。
當然,這個行業對于原創也難以有一個統一的定論。墻布產品工藝可能是自家的,但花型、圖案可能是效仿歐美或者是直接復制墻紙的花型、圖案,也美起名曰,原創。
小富即安思維固化,小體量難逆襲沖擊大家居
業內亂象持續不止,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那就是各大墻布企業思維的固化。在和許多同仁聊到原創和創新之時,均言道,要做到百分百的純原創對于墻布行業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一個相對的原創,并且各家工藝差距不大,唯一的突破點并不在產品而在渠道和服務。然后理直氣壯羅列理由一二三。當產品不再是一個行業權衡絕大部分企業好壞和突破發展的標準的時候,那么這個行業未來就只有兩種可能,第一被自己玩死,第二被別人玩死。因此小編一直有這么一個觀點,墻布品牌要么跳出一個終端領導品牌(不是現在所謂的業內品牌),要么被其他大家居企業入局兼并到整裝體系。
領繡,作為現在業內絕對大部分企業認同的龍頭,但其對外公布一年產值2億的企業體量,遠遠承受不起終端龍頭品牌的擔子?,F在跳出墻布行業,去對比同為小細分家居品類的頂墻行業,據小編了解,頂墻行業2017年的產值為400多億(僅為參考數據),與墻布行業300多億(僅為參考數據)相去不遠,但其上億企業不在少數,前三企業的產值甚至可達10億。我們回頭來看看墻布企業,產值最高的領繡也不過2億,上億的墻布企業細細數來也不超五家。尤其是這樣一個小體量、小品類的細分型行業要向當前熱門的大家居、整體家居領域跳躍,成功的概率基本為零。布局大家居企業,譬如索菲亞、歐派,年產值高達三五百億,也就是說布局大家居龍頭企業一年的產值就遠遠抵消墻布單品類一年總量。因此,領繡向大家居進軍方向不錯,但進軍的體量和時機未必合適,甚至有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時機,因為過大的橫跨步子而拖垮。
定位B端,是墻布企業迷茫的開始
近來小編還觀察發現,有許多的墻布老板開始變得積極報班傾聽各種會議,這個會議并不是常規的專業性培訓,而是更傾向于各種趨勢分析、數據分析,其實用心總結也不難發現,當前的墻布老板,不管是所謂大型還是中小型企業老板,對于墻布行業未來的走向都很迷茫,甚至嚴重點說是看不到希望。別看今年各種明星代言成風、專賣成癮、培訓如潮、統一價鋪天蓋地,其實所有的大動作,除去百分之三十的跟風效應,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因為競爭環境和企業發展都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大家都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大手筆來圈粉、來吸引和套牢B端。
其實墻布行業最大的弊端,就是定位B端。一個企業的定位,不管是階段性還是全局性定位,一旦敲定,也就決定了企業在發展的這段時間內,成功與否全在于此。不管是對于一家企業還是對于一家門店來說,C端才是發展的基礎,只有解決終端的需求痛點,才能為品牌發展加分。很多墻布老板反饋,我的目標就是招商,所有的宣傳推廣也都是為了一個群體,就是專賣店或者是經銷商。從單點上來說,這沒有毛病,但從企業的全局發展來看絕對是短淺的,一個品牌只有扎根C端,只有打造終端品牌,才能夠真正的去教育終端用戶,只有將墻布的概念真正的普及到C端,才能將這個低頻消費的品類變成一個“家居快消品”。
地板,一個超低頻的消費品類,為何能夠成為一種與“家居快消品”掛鉤的品類,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地板企業能夠扎根C端,教育C端。品牌只有在C端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才會有更多的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才能真正解決門店、經銷商的運營痛點。如果產生這樣的墻布品牌,那么我相信,不用你大費周章的去招商,B端用戶也會主動上門來尋。
錢要花到刀刃上,是品牌推廣的罪魁禍首
此外墻布企業發展還有一大弊端,就是對于品牌路線的不堅定。許多墻布老板,在品牌宣傳、包裝力度上,屬于保守派。錢要花在刀刃上,但前提是你要把錢花出去,倘若你手握一年五十萬的宣傳費用,一直到年尾你還手握30萬,這錢是省下來了,可效果想必也不會如你所愿。俗話說,品牌都是砸出來的。讀來偏激,倒也在理。我們可以縱觀一下各個領域的一線品牌,不僅在傳統渠道上進行地面的廣告轟炸,更配合互聯網等新媒體廣告的空中支援。企業發展,光有子彈或者是光有槍都不過徒有虛表,只有真正將兩者相結合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因此,品牌包裝和品牌形象是墻布企業走品牌路線必不可少的兩點。尤其是對于入局的新品牌,譬如摩登野獸,在短短的數個月中,定位清晰、整體品牌包裝極其注重,所以在今年8月的上海展中,一躍成為行業新秀。吸引了大批的經銷商前往,招商名額不僅提前完成,甚至更有經銷商因為預定不到摩登野獸的墻布新品,而現場淚崩,可見其品牌效應。
如此火爆的場景,在多年前的上海墻紙展中,也曾有過如此一幕。當時的七特麗打出“中南海、釣魚臺選用墻布品牌”時,參展第一天展館現場被圍得水泄不通,由此便打開了墻布品牌的高速發展期。所以要發展品牌,品牌包裝、宣傳推廣必不可少,在行業發展初期,你比別人省下的每一筆品牌宣傳費用,在行業發展的中期,你都將會付出比別人貴上十倍的品牌宣傳推廣代價。
單品類難以支撐需求,多品類難以尋求突破
墻布人為什么一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方向?其實總結一下,也無非三點,第一對于行業亂象(同質化、價格戰)的根除大家并不心存希望,或者說根除亂象的概率幾乎為零;第二行業體量小,在終端認知度過低,單品類發展難以適應終端需求,多品類發展一時也難以起效,導致許多大中小型墻布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出現大的突破,甚至還會提前陷入發展瓶頸;第三,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風口一季一起,在一陣陣追隨跟風之后,發現并不是企業崛起的根本,但時髦又不能不追,導致企業陷入兩難的擇決境地。
看似三點,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點,定位。企業定位不清,猶如霧里行舟,很容易亂了方向,成為人云亦云的短命企業。墻布人要向解決自身迷茫,必須對墻布行業抱有長遠的決心,而不是以三五年為戰略終點來開展工作。此外,轉型品牌路線的同仁,必須堅定原創和創新的理念,只有做到徹底原創,才能自身挺直腰板來遏制抄襲成風的亂象,讓抄襲企業成為過街老鼠。建立完善的內部招商幫扶體系、培訓體系、價格體系,那么所謂迷茫自然就煙消云散。
墻布發展任重而道遠,只有規范和建立墻布市場秩序,才能杜絕當前亂象,才能驅除一切牛鬼蛇神。行業危機已經到了千鈞一發之際,任何一家心存僥幸的墻布企業,都是行業亂象的助推毒瘤。一日不除,墻布行業便永難有出頭之日。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