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隨著樓市調控進入深水期,下游家居市場受波及疲軟,各品牌終端銷量下滑,利潤縮水,隨之而來是各種矛盾的爆發,其中突出的一個就是家居賣場場租問題。
在此背景下,原本一直和諧的場商關系出現微妙變化,雙方的博弈也從原來的暗暗較勁改到明面上真刀真槍的短兵相接。終端生意不好,賣場一個勁的開,租金不降反漲似乎讓工廠和經銷商已經吃不消。
在家居行業,因為大多數企業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銷模式,所以形成了工廠(品牌商)、經銷商(代理商)、賣場這樣一個密不可分的三角關系。據業內人士簡單的說明就是:賣場招租運營商場,代理商交租入駐賣貨,廠商向代理商供貨并作保障體系的支持,因此工廠和經銷商把賣場形象的比喻為“地主”。
據中國墻布網了解,今年來隨著全國性家居賣場快速擴張,家具、建材工廠、經銷商經常發出“跟不上”的感慨。因為,家居賣場是各家居品牌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銷售渠道,在雙方的關系當中,賣場也就更主動、更強勢。
“不能否認,家居大賣場的快速擴張帶動了眾多全國性家具、建材品牌的形成,但隨著雙方發展都快速壯大,二者關系也就隨之微妙起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老板說道。
但是,隨著2011年整個家居市場的低迷,以及賣場擴張的加速,雙方的矛盾終于公開化。
2011年,面對市場需求的低迷,各商家的銷量增長乏力,在各種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利潤出現大幅縮水,而此時不見松動,仍然堅挺的賣場租金就成了大家一致的“靶子”。
據香港康升(康耐登)集團總裁、中國家居品牌聯盟監事會主席劉永康介紹,家具經銷商有個幸福指數,指的是租金占銷售額的10%是能賺大錢的,占到15%的時候也還有四到五個點的利潤,占到20%的時候開始保本,超過20%的時候經銷商就要掉眼淚了。
2011年12月20日,在廣東東莞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家居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代表家具經銷商利益的中國家具銷售商聯合會輪值主席曾振宇疾呼,家具行業的2011年是“忐忑的一年”。廣大家具制造商和銷售商都感覺到生意難做,各項運營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特別是賣場租金。同時大賣場越開越多,無序擴張使得廣大的廠商疲于奔命,單位面積產出開創歷史新低,利潤規模急劇下滑,銷售商大面積虧損,有些城市已經達到了虧損率80%以上。
2012年1月12日, 由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主辦、中國家居品牌聯盟承辦的“2012北京市場狀況研討會”上,來自廣東、北京等地的50家家具企業代表再次公開呼吁賣場要與工廠、經銷商同舟共濟,給予更多的支持,特別是在場租方面應當減租。
克拉斯家居董事長王大為算了一筆賬,克拉斯2011年30%多的店面賺錢,30%多的店面持平,30%多的店面虧損。作為經銷商,王大為的希望是:“2012年,賣場租金給減的減,該免的免,工廠也不能隨便漲價,并做好售后服務,只有這樣經銷商才能堅持下去,哪怕是略有虧損”。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