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領域,天貓商城、亞馬遜中國、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推出各種奧運主題的購物專題,7月9日至8月12日,亞馬遜中國推出“游倫敦,看世界,亞馬遜奧運專場”活動。京東商城則緊隨其后,在店慶月活動之后,便立即啟動“奧運裝備,京東齊備”的促銷活動。作為京東商城的主要競爭對手,蘇寧易購也不甘落后,并于本月21日推出了“吹響奧運集結號”的活動。除去巨頭的爭奪外,淘寶上幾百萬“螞蟻雄兵”也不甘落后,各種奧運公仔、奧運T恤賣的好不熱鬧。
倫敦奧運賽場上人們的心情隨著奧運金牌數的產生而跌宕起伏,相比于傳統企業的冷淡,電商們卻趁著這股奧運熱,利用各種網絡借勢營銷活動。
而四大門戶也借助報道奧運對其進行“內容營銷”。不僅在視頻、微博、手機客戶端、以及本身網站都有相應的奧運報道,同時各方在普遍的情況下,追求自己的特色奧運報道。據悉,僅僅騰訊一家,針對奧運報道的花費就耗資超過1億人民幣。在門戶競爭的同時,各大中小站長也利用奧運的關注度,做出相關的內容來贏取流量。
與此同時,本屆奧運是一屆社交的奧運。在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憋足了勁競爭的同時,各種微博上的奧運廣告營銷也層出不窮。
電商是借勢奧運營銷最猛的領域,如何看待電商層出不窮的營銷?
電商本來就是在找機會,制造各種消費借口,消費理由,用各種活動,促銷,折扣來刺激消費培養用戶習慣和黏住用戶獲取用戶信息。只要能夠借勢的,電子商務此刻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借勢,因為電商此刻普遍有生存危機,只有通過借勢來降低營銷成本,盤活庫存和資金鏈,才能夠給自己留出更久的存活時間。
電商之間的競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價格競爭,降價促銷是因為消費者看重的是物美價廉。短期之內,如果電商廣告投入多,那么對于業績的影響將有明顯的提升。
奧運作為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熱點,必然能夠與用戶產生共鳴,從產品運營角度而言,可以提高產品的用戶活躍度,歸屬幾個詞,一個是情感營銷,一個是事件營銷,一個是熱點營銷。它所達到的目的就是用戶拓展,以及刺激消費。
大家對奧運的關注更多的是站在國家榮譽感,民族自豪感的角度,所以電商結合奧運這個熱點話題,進行情感營銷,利用各種奧運明星品牌效應,情感效應來刺激消費。
電商行業目前就做三個事情,一個是圈用戶,一個是做品牌,第三個才是賺錢。情感營銷還可以有更深入,比如用戶粘性,社交粘性,共通的情感話題,引起身邊交流關注,共同談論操作的熱點,當然情感營銷難度是很大的,意義也很深遠,等到奧運選手拿了冠軍的時候,這個選手所代言的產品自然而然的會引起關注。
奧運會作為一個稀缺資源,是獨一無二的綜合性體育競技運動會。有些奧運的贊助商并沒有換來業績和增長。其實在央視轉播前投放廣告,同樣也可實現在國內提高品牌知名度,并提升銷量、業績的最終目的。
奧運營銷的主要意義在于對品牌的推廣,而真正對銷售量的帶動不會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奧運營銷的意義在于對品牌實力的展現,獲得更大的品牌知名度。
蘇寧易購方面,奧運期間主推手機奧運專場促銷,活動專區產品銷售同比增長了近300%。
雖然能借勢奧運話題帶來一段時間的銷量大增,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京東商城推出活動每天獲得幾枚金牌,京東就降幾折。這明顯的就是在拿錢玩呢。
京東前段時間出重金投放央視廣告,到現在借上奧運做營銷,幾乎是不惜血本在做營銷,證明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殘酷。
目前的情況是企業投放的廣告成本很高,但卻得不到相應的收益回報,消費者對于價格戰顯得"疲勞"。大多數電商為了營銷而打價格戰其實都是在苦苦支撐。長時間的價格戰帶來的就是長時間的虧損,即使是手握風投資金的大型電商也支撐不了這種巨額的虧損。
同時作為倫敦奧運會全球唯一的中國合作伙伴,宏碁提供超過2.5萬臺電腦及服務器。宏碁投入的資金預計在8000萬美元到2億美元之間。不僅如此,它還有的壓力來自相當于贊助費用三到五倍的市場推廣費用。上界的TOP是聯想做的,失敗了。這次是宏基做,去年它的財報都是連連虧損,他的奧運營銷無疑是打腫充胖子。
對于電商的奧運營銷,我認為就兩個點,一個是情感營銷,一個是血拼價格。可能因為價格上的血拼大家都知道了你這個品牌,從情感上知道你的產品,接受你的產品,但是就電商這一塊而言,本來利潤就比實體店低,再加上奧運期間大家互拼把價格降得更低,無疑就是在燒錢,雖然獲得了一些知名度,但是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短時間之內都收不回來的,當然這個特殊的機會下,我不做你做,很多電商企業雖然財務上已經受累,但是別人都搶著去做,我肯定不能不做,只能是硬撐,看誰燒得起這個錢了。
而電商之間的價格戰,我認為近幾年內,淘寶、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這些大的電商經過價格的拼殺,相信相同產品的電商最后只能剩下一到兩家,而那些小的電商,如果不能以某一個強項超過這些大的電商,應該都會慢慢被這些大的電商擠掉,而大的電商就看誰能將價格戰堅持到最后了。
今天下午5點半在微博上剛看到一個新聞,是關于樂淘網CEO畢勝"電子商務就是個騙局"的觀點,作為垂直類電商CEO,他經營了近四周年鞋類電商,他說這四年過來,因為自己也是投資者,從錢的角度,算一算虧了幾個億。他說所有的人都錯了。淘寶,是網絡交易平臺,有"電"無"商",所以不叫"電商"。做生意就是要賺錢,而電商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所以不管電商采取什么樣的營銷,最終的結果都一樣賠本賺吆喝。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