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寧易購(微博)醞釀推出3周年“史上最強力度促銷”促銷活動之際,京東商城高調宣布要“狙擊”蘇寧易購,并且要以利潤最多的大家電為發力點。此后蘇寧也高調回應,迅速加入這場大戰。昨天,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的價格戰正式打響,隨后國美商城也高調加入混戰。與商家的興奮相比,消費者更顯冷靜,認為價格并沒有大降。據@一淘網數據顯示,京東商城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30%- 100%,近三成的京東最低價商品顯示“無貨”。
對于這場被稱為史上最慘烈的電商之間的價格之戰,可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價格戰是企業正常的競爭行為,也有人認為這種不惜成本沒有底線的價格戰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負面效應,不宜鼓勵,等等。
對于一個商業公共事件出現不同的聲音,這本身就是中國社會的莫大進步,特別是對于長期以來飽受壟斷之苦的國人而言,商家之間的價格戰無疑會受到格外的歡迎。然而,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雖然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和生命力所在,然而,過度或者不正當的競爭卻是市場經濟的大敵。價格競爭的目的是為了行業的發展,是為了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益,而不是為了設置門檻,妨礙競爭?;诖?,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在鼓勵正當和良性競爭的同時,對于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惡性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立法予以約束。
以此為標桿來權衡“京東戰蘇美”的價格戰,他們之間的這種不惜成本,甚至叫喊“你敢賣1元,我就敢賣0元”的競爭顯然不是一種正常的競爭行為。劉強東的個人微博則說得更加直白,股東支持我打價格戰,“往死里打”,凡此種種江湖語言更是凸顯了這個行業在經過快速成長之后,留下的粗放痕跡。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價格法》,對于惡性價格競爭都有明確的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就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而京東宣稱的“三年內零毛利”,以及價格永遠比對方低10%等等,很顯然,都涉嫌這種被法律所禁止的掠奪性定價。
疑問
到底降了多少
價格降得不多,是采訪中不少市民的感受。記者就夏普其中一款液晶電視對比各電商價格,昨日下午3時,京東價為4388元,蘇寧易購價為4400元,國美商城價為4378元,而在蘇寧電器賣場,同款商品最低只能拿到5500元的價格,實體店導購員表示,實體店需考慮店面租金、銷售渠道和人力成本的綜合影響,因此不可能做到與線上價格同步。
網上,不少網友對雙方價格戰持觀望態度,認為雙方在聯手炒作促銷,網友“CeliaC aliaC elia”還勸市民要做精明消費者,不要成“炮灰”。
據@一淘網對比數據顯示,在8月14號晚上,京東商城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漲幅從30%-100%不等,近三成的京東最低價商品顯示“無貨”。京東2200多件商品中僅78件商品降價,占整體大家電商品的1.6%,國美7.7%的商品降了7%,平均降價284元。
業內視角
泰鋒電器營銷總監谷長林:正常營銷手法
“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營銷手法,有點兒類似于明星們的緋聞炒作。”谷長林告訴記者說,“無論是京東商城還是蘇寧易購都得到了不錯的宣傳效應。”但他坦言,電商的這種營銷會對傳統門店的銷售造成一定的沖擊,會釋放一定的消費需求,但只能是短期性的。
珠海蘇寧電器總經理陳展彬:價格戰體現盈利能力
對于此番電商之間的競爭,陳展彬認為“價格戰是必經之路,也是市場洗牌的關鍵時期。”他表示,價格戰的終極目標并不是吸引眼球,而是要在價格戰中體現盈利能力。
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對行業的降價行為非常敏感,因為降價可能導致不正當競爭??疾煲幌轮袊娚绦袠I發展的過程,諸如此類的價格戰層出不窮。面對電商之間的價格戰,筆者多次呼吁反不正當競爭機構出手。如果我們的市場管理部門只管漲價,而對于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不聞不問,這是基本邏輯的錯位。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鼓勵競爭,但并不鼓勵惡性競爭,競爭如果沒有任何邊界,呵護市場經濟的天使就會變成魔鬼。而長期的惡性價格戰的結果,就是中國電商行業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真正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在缺乏真正的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價格戰就成了電商之間爭奪份額和市場地位所慣用的殺手锏。但由于商業模式缺乏引發的價格戰很顯然只是一種危機之戰,而不是發展之戰。價格戰除了帶來行業表面繁華內里虛弱的數字,以及消費者不斷被刺激的胃口之外,并沒有帶來行業持續健康成長的理性。
惡性價格戰折射出的是中國電子商務以及家電行業遭遇的發展瓶頸、尷尬和危機以及在商業模式缺乏下野蠻生長后的集體焦慮。對于任何一個行業而言,價格戰也許是必須經歷的涅槃,然而,如果除了價格戰還是價格戰,甚至慘烈到沒有任何底線的價格戰,競爭就會變成屠戮和自殺式襲擊。消費者在享受了曇花一現的低價商品之后,很快將發現,惡性價格戰的遺產將不僅僅是戰敗者的累累白骨,更是電子商務行業難以恢復的狼藉廢墟。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