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墻材行業在產品品種和質量提升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部分產品主要性能指標偏低,產品標準與建筑應用技術規程脫節,企業質量管理薄弱,甚至缺少必要的檢測機構、人員、設備和環境條件,產品實物質量難以達到標準要求。
“把標準的功能與作用用于提高準入門檻,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卡住高能耗、高排放產品的繼續生產。新的標準不僅僅要發揮產品標準自身的功能作用,更要帶動與提升行業整體水平。”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11月21日在京舉行的全國墻體材料行業結構調整工作座談會上表示,要把創新提升標準作為實施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近年來,新型墻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應用。從墻材產品結構看,板、塊、磚三大墻材中,除了還有約40%的實心黏土磚,在新型墻材中,仍以低檔和中檔產品為主。
據統計,加氣混凝土產品中板材和高端產品僅占2%,建筑隔墻板行業產量占墻材總量比例不足1%(發達國家比例達到40%~60%)。中國磚瓦工業協會秘書長田延平介紹稱,目前我國市場上磚瓦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高中低檔并存,高檔燒結磚產品僅占總量的0.5%,大部分產品品種單一,檔次不高。
2011年新型墻體材料(磚和砌塊)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北京、天津、河北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1家企業生產的161種新型墻體材料(磚和砌塊)產品,包括燒結多孔磚、燒結空心磚、混凝土多孔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4個品種,發現有34種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規定,涉及到強度等級、抗凍性、抗風化性能、導熱系數等項目。
喬龍德認為,隨著科技和社會進步,“新型墻材”的內涵也必須與時俱進。在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系統工程開展的頭幾年,新型墻材界定為區別于傳統的實心黏土磚,以節土節能和綜合利用各種廢渣等資源生產制作的各種承重和非承重的墻材。當時的導向和規定是正確的,但今天對新型墻材應賦予更高的要求和更新更多的內涵,即新型墻材最基本的內涵必須包括,用先進技術和裝備制造,產品輕質高強節能環保,節土節能資源綜合利用,性能優良且具有復合功能,符合建筑革新與工業化,非毀耕地和非實心黏土的墻材。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墻材行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需及時更新,提出鼓勵發展、限制及淘汰的產品目錄。“發展新型墻材必須堅持優先并扶持發展主導產品,優化產品結構的原則。”喬龍德表示,應大力發展各種內外墻復合板材、紙面石膏板、孔洞不少于25%的燒結空心磚和砌塊、混凝土空心磚和砌塊等產品。
由于新型墻材行業發展較快,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存在滯后、粗放現象。以《燒結瓦》(GB/T21149-2007)國家標準為例,在生產企業嘉泰陶瓷(廣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該標準自實施以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內燒結瓦的質量水平。但目前需要對該標準作一次修訂和完善,以滿足全天候環境要求,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另外,如《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和《粉煤灰磚》等標準,早已不適應新的建筑業發展和節能綠色建筑標準的要求。由于標準未改,一些企業趁著發展新型墻材的熱潮,輪番重復建設低水平生產線。
我國墻體材料產品種類繁多,相比而言,墻體材料產品標準較粗放,不夠細致。例如,我國現行的燒結磚產品標準只有3個,即《燒結普通磚》(GB5101-2003)、《燒結多孔磚和多孔砌塊》(GB13544-2011)和《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13545-2003)。而同類的美國標準有《頁巖或黏土制面磚》、《頁巖或黏土制建筑用磚》、《燒結裝飾磚》、《薄型飾面磚》等近10項。美國標準制定得比較細,對不同的產品,針對其特征性技術指標,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非常方便于生產、建設、認證監督等各使用方對技術性規范應用的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提高標準,才能提高墻材產品入市門檻,特別是提高合格產品的標準,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淘汰落后工藝裝備和低劣產品,促進技術先進的優質墻材產品發展,這是墻體材料行業調整結構的有力手段。
“新標準的制定要服從和服務于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節能減排的戰略需要。”喬龍德說,目前墻材行業標準水平低、標準制定滯后、標準缺失的狀況相當嚴重,已經嚴重制約了產業的提升。因此,必須將創新提升標準作為提高新增產能準入門檻、提升現有產品標準、填補標準的空缺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手段,通過標準的創新提升與嚴格執行,來提升產業,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