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海棟
第24屆中國(上海)墻紙墻布窗簾暨家居軟裝飾展覽會,于2017年8月14日—8月1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參展觀眾13萬人次,墻紙、墻布、窗簾及其他建材參展企業高達3000多家,此次參展產品囊括了壁紙、布藝系列、窗飾產品系列、墻紙生產及輔料、窗飾配件系列、地毯等,各項數據再創新高。
8月的上海,猶如熱情的小伙,又似陰晴不定的孩子,時而高溫時而大雨,雖然外界有不少聲音認為而今的展會已淪為雞肋,但作為行業中的盛事,作為一年兩次展示企業形象、宣傳品牌和發布新品的大平臺,廠家和經銷商依然前仆后繼。在走訪展會期間,小編得出兩大結論:一、布局軟裝逐漸成為主導未來墻紙墻布行業的主基調;二、定制化,將成為墻紙墻布行業的新寵兒。
整體軟裝,成為墻紙墻布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隨著新消費群體的崛起,家居企業逐漸調轉槍頭,開始摒棄傳統弊病,尋找、適應當前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傳播渠道。對墻紙墻布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機遇,同樣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傳統市場,競爭往往多沿于同行之間,模式、手段均能了然于心,也易于應對,并且同行之間無論如何競爭都會遵循著某種原則,而當前市場,威脅不再局限于同行,大多時候會受到“外來戶”的強勢入局,打破行業之中的既定規則,重新劃分“蛋糕”占比。
在接受慧亞記者采訪時,威邁的掌門人表示,墻紙墻布行業有兩大難點,一是庫存,企業對于庫存的把控,其實就是對市場的一個預判,因此這也是一個致命的痛點,一旦預判失誤,接下來企業將會立馬陷入“寒冬期”;另一個則是跨界威脅,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布局軟裝的企業越來越多,在應對同行之時,還需時刻提防跨界沖擊。
庫存問題,是墻紙墻布行業長期以來難以得到解決的一大痛點,這也是束縛行業向前推進的重要因素,而整體軟裝的形成,也讓諸多企業人看到了突破瓶頸、謀求轉型的曙光。布局整體軟裝,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單產品鏈發展的局限,并且提供了更加寬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滿足了終端用戶一站式的采購、裝飾需求。
原創版權意識增強,品牌建設正在崛起
對于墻紙、墻布、窗簾行業來說,同質化已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品牌意識的薄弱,再加上對版權保護的力度不夠,因此抄襲成風,大大地打擊了原創型企業的創作激情,意志不堅定的企業便會被“同化”。
但今年以來,對于原創保護、品牌建設初現端倪,在8月的深圳軟博會及上海墻紙展期間,主辦方均推出了“禁拍禁錄”條文,除非企業允許,否則將受到主辦方的驅除,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說反映出了行業對原創的尊重和保護。很多參展企業也主動貼出了“禁拍禁錄”的標簽,更有企業在展館現場設置路障,只允許參展的經銷商、消費者入內參觀,而同行的廠家則被拒之門外。這對于凈化行業的競爭環境,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將墻紙墻布行業重新提到原創的軌道上來。
在新型的社群消費下,一味的同質化,只會將行業推向深淵。倘若一個行業遭到消費者的摒棄,那么最后為此買單的還是業內企業,所以只有鼓勵加大原創力度,重新洗牌,將一味抄襲的害群之馬除掉,墻紙墻布行業才能走出困局,才能趕上消費者的腳步,滿足消費者的一眾審美需求。
截止目前,行業之中暫時還沒有出現強大的領軍型行業。這對于一個行業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可喜之事。品牌的多寡和品牌的影響力度,也是反映一個行業在消費者中的地位占比,沒有大品牌的出現,就說明這個行業暫時還得到消費者的真正認可。而品牌的打造,品質、服務、傳播,都是發展的重中之重,業界對版權保護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品牌建設的發展。相信在不久將來,墻布墻紙行業會陸續涌現自己的“大牌”。
定制化,成業界新寵兒
經濟的崛起,讓年輕一代對于生活品質,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從奢華的裝飾到簡約配飾,都在暗示著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個性,千篇一律的市面產品已經不足以勾起他們的購買欲。開始很多企業摸不準消費者的心理,紛紛打起價格戰,其實對于新晉消費群體,降價并不是一個合理的戰略,利潤的收縮只會加大企業、加大門店的壓力,在競爭上也不見得就會占據多大的優勢。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不愿買單的原因,價格并不是決定性因素,而是產品本身。
所以,這在很大上,為定制的出現埋下了伏筆。近一年來,布局定制的企業逐漸加多,從無縫墻紙的定制、到3D打印的墻布定制、再到整體軟裝的布局定制,漸漸挽回了消費者對墻紙墻布行業的青睞。壁不可少葉總接受采訪時表示,什么是創新?其實所有創新都是在為曾經落下的進度、落下的客戶買單。定制的出現,其實就是在為曾經一片混亂的同質化市場買單。
那么定制化,未來究竟能走多遠?能否扛起未來發展的大旗,這在很大程度還是要取決消費者和行業對原創設計的態度。無論消費者如何青睞,原創設計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同質化亂象無法結束,那么一切都不過紙上談兵。
只有真正解決這些亂象,定制才有未來,行業才有崛起的希望。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