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亞太傳媒市場普查數據顯示,山東有近六成的墻紙經銷商欲更換或增加品牌。其中,有75% 左右來自省內二三線城市。
目前,全國大多數的墻紙店都是選擇一個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來支撐門面或以其名稱來做店名,以此來吸引消費者、提高店面的檔次。多品牌、多層次的經營已成為墻紙經銷商提高銷售額的主要途徑。
低端經銷商換牌意向濃
從山東省各地區的賣場結構來看,呈現高中低端并存但又各有市場的局面。通過統計數據分析,在有意向增加或更換品牌的墻紙經銷商中,有70% 左右的目前正經營低檔品牌。這些經銷商的店面面積大都以50 平方米左右為主,店里擺滿了許多不知名的版本,顯得雜亂無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的低端。
從
墻紙品牌的市場情況來看,外地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場,而中低端市場主要被本土的小品牌或雜牌搶占。據了解,許多經銷商之所以選擇本土小品牌是因為可以減少物流成本和節省送貨時間。況且,山東省本土并無墻紙中高端品牌。由于本土墻紙品牌或雜牌價格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因此更換品牌的商家并不多。想更換或增加品牌的往往是那些經營外地低端品牌的,他們期待通過更換或增加品牌來提升銷售業績。
主要城市經銷商生存艱難
濟南、青島、煙臺屬于山東省內一線城市,也是受房地產調控影響最大的幾個城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銀座家居、富爾瑪、世紀美居、海博家居、樂天家居……近幾年的發展使得這些城市家居賣場遍地開花,也加劇了經銷商之間的競爭。
在省內一線城市品牌布局基本成熟且經濟環境并不樂觀的情況下,大部分經銷商使出渾身解數開展促銷活動,以維持現有品牌的經營。然而店面租金、運營費用、售后服務成本的不斷攀升,時時觸碰經銷商脆弱的底線,一次次考驗經銷商的承受能力。有小部分實在“熬”不下去的經銷商,在痛定思痛后只好選擇撤離。這部分經銷商往往是集中在繁華商圈以外的賣場,或者本身還處于培育期的賣場。
那些開有多個專賣店的經銷商,往往選擇關閉一兩個效益較差的店面;只開有一個店的經銷商,或以退為進,暫時歇業“冬眠”,或尋找成熟商圈,等候時機來年再戰。
一個店面經營多個品牌
為了銷售業績,為了豐富產品種類吸引顧客,為了抵御寒冬更好地生存,這些二線城市經銷商普遍采取代理多個品牌的經營方式,以面向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有的經銷商甚至在同一個店里從事不同的行業,如地板和墻紙、地毯和墻紙、布藝和墻紙等組合式的經營方式也十分常見。
目前,全國大多數的墻紙店都是選擇一個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來支撐門面或以其名稱來做店名,以此來吸引消費者、提高店面的檔次。多品牌、多層次的經營已成為墻紙經銷商提高銷售額的主要途徑。經銷商往往會選擇一些性價比高、質量上乘的中檔品牌來掙取比較豐厚的利潤,同時,選擇一些低檔品牌來拼價格,以低價產品吸引客戶,從而在淡市中競爭取勝。
低檔品牌唱主角 中高檔品牌難覓
在山東,青島、煙臺等沿海城市和濟南的經濟比較發達,其他地級、縣級市的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特別是菏澤、德州、聊城等內陸城市,其消費需求有限。
筆者發現,在相對落后的城市,墻紙經銷商幾乎都只有十多個,除了聊城順屹家居廣場有一個小型的壁紙專區,并且有格蘭·布朗、朗飾、瑞寶和格萊美等知名品牌入駐之外,德州和菏澤市場上的墻紙都以低檔為主,采取小規模、大雜燴式的經營方式。
低檔品牌唱主角、中高檔難覓是當前山東省大多數二三線城市的墻紙市場現狀。
經銷商品牌意識逐漸增強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青島、濟南等主要城市,想更換或增加品牌的墻紙經銷商比例略低,在30% 左右;而德州、菏澤、濟寧和淄博等一般城市的墻紙經銷商想增加或更換品牌的高達70% 以上。
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主要城市家居市場受房地產政策的影響較大,目前仍處于低迷狀態,經銷商不敢輕舉妄動,都采取保守經營的策略,而一般城市的樓盤建設依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受影響較小,墻紙的需求仍在不斷增長;第二,主要城市的墻紙市場已經相對飽和,知名品牌大都已經入駐,剩余的“蛋糕”非常有限,而一般城市的墻紙市場才剛剛打開,這正是搶奪“蛋糕”的好時機;第三,隨著一般城市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小品牌墻紙已不再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經銷商需要增加經營中高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