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策略是“雙刃劍”,如果其中一個品牌做好的話,對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推動力量,反之,則會阻礙企業的發展。
遵循多品牌差異化的策略,新品牌的發展與成長會使企業占領新的市場空間。但是多品牌建設不是多注冊幾個商標那樣簡單,也并不是企業的所有資源都能成為多品牌運作的基礎。與單一品牌戰略相比,多品牌戰略有其自身的優點,也有局限。多品牌戰略的局限性
多品牌戰略的優點自然不言而喻,但并不是適合所有的企業,有其局限性。
一是成本規模的品牌設計要求高,需要足夠的高質量的品牌管理人才。創建一個新品牌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也是倍增的。在這一點上,甚至容易造成企業主和經理人之間的矛盾,企業主想的是如何盡可能利用原有品牌的現成資源,以最大限度減少新品牌的投入,減小風險,經理人想的則是盡可能減少原品牌的影響,以免落入原品牌經營的窠臼,使差異化經營計劃落空。二是要有完善的跨部門管理協調體制。三是要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建設資源。
“多品牌多元化經營對經銷商的要求很高,資金充足的同時,也要有很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多品牌發展十分講究產品要齊全,有兩大難題:一是資金壓力,二是尾貨處理。商家要保證新品的上架,如果品牌都沒有做起來,很容易滿盤皆輸。”
單一品牌到多品牌運作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因為經銷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資金、人員也會有所不同,但沒有說哪個模式就一定好。如果想要更好地發展多品牌,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資金、人員、渠道以及完善的經營管理策略。
多品牌不是簡單疊加
一個公司究竟應該有多少品牌才合適呢?在目前階段,對于按產品或產品系列使用品牌的公司,適當地增加品牌數量,會有益無害。但并非品牌越多,得益就越大。如果各種品牌只擁有很低的市場占有率,企業必須廢除較弱的品牌,而集中精力于少數較強的品牌上。所以在決定使用多少品牌數量之前,需要分析品牌特定的市場目的,根據產品、客戶期望或客戶類型,對市場進行細分。
企業要采用多品牌架構時,要理清以下幾組品牌間的關系:
1、母品牌與子品牌的關系:母品牌指的是企業品牌,子品牌則是該企業所推出的產品品牌,而母品牌同時也可以作為產品的主品牌和背書品牌,比如娃哈哈既是企業的母品牌又是產品品牌,而其旗下的“非常可樂”、“營養快線”、“激活”、“呦呦”等則都是子品牌。
2.主品牌與副品牌之間的關系:主品牌指的是針對某個主要市場的子品牌,而副品牌則是針對該市場的某個細分市場的子品牌。在實際應用中主副品牌通常同時出現在包裝正面,但重點突出副品牌。
3.背書品牌與獨立品牌:獨立品牌是指企業的子品牌之間沒有關聯,相互獨立,而背書品牌則是指隱藏在子品牌背后,為子品牌提供信譽擔保的主品牌或者母品牌。“背書品牌”一般不出現在包裝的正面,而是通過企業名稱或者“XX出品”的名義來為子品牌提供擔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潔和聯合利華。
同類新聞資訊
相關評論
共0條 [查看全部]